將由標準設備產生的大小已知的模擬生理量(如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稱重傳感器等〕作為傳感器的輸入,然后測量傳感器的輸出,它可能是電壓、電流,也可能是電表、記錄儀或示波器上的顯示幅度。

根據傳感器的類型和用途,標定可以是靜態的,也可以是動態的。由于要得到一個已知的動態信號源是很困難的,因此動態標定常常建立在靜態標定的基礎上。如果傳感器的輸出及顯示系統與輸入信號之間是線性關系,則單點標定就足夠了,但若傳感器(或顯示系統)給出的是非線性結果,則需要進行多點標定,以獲得一組標定曲線,使顯示幅度與待測生理量一一對應。但是,通常不論系統是線性的,還是非線性的,都應繪制出其響應曲線。動態標定還需要繪出其頻響曲線(幅頻特性、相頻特性)以及階躍響應曲線。
標定時必須要有一個長期穩定而且比被標定的傳感器精度更高的基準,而這個基準的精度則需用更高一級的基準器來標定,這叫做精度傳遞。例如力值傳遞系統。按照計量部門規定的標定規程,只能用上一級標準裝置來標定下一級傳感器。
與標定有關的另一個概念是傳感器的互換性。所謂互換性是指當一個傳感器被同樣的傳感器直接替換后,能保證其誤差仍然不趄過規定的范圍。由于傳感器的標定與校準的困難性,互換性的問題顯得格外重要,對于已使用很長時間 而不再滿足性能指標要求或巳損壞的傳感器,只要用相同型號的換上即可。由于一般傳感器的精度會隨著使用的時間和溫度變化而變化,時間久了,傳感器會有一定的零點漂移,這時候就要對它進行標定,將傳感器在使用中或存儲后進行的性能復測稱為校準,其本質與標定是相同的。更多傳感器文章請見http://www.neohoutdoors.com